欢迎光临中国葬花网
详情描述
并非神话传说中的场景,幻日现象让天空出现“多日同辉”,成因值得探究

你提到的“幻日现象”确实是自然界中一种令人惊叹的光学奇观,它并非神话传说,而是有明确的科学解释。当天空中出现“多日同辉”(通常是两个明亮的“假太阳”对称地出现在真太阳两侧)的景象时,其核心成因在于大气中的冰晶对阳光的折射和反射

以下是幻日现象(Sun Dogs 或 Parhelia)的详细成因解析:

关键要素:高空卷云中的六边形板状冰晶

  • 幻日现象通常发生在卷云卷层云中。这些云位于地球大气层的高处(通常5-8公里以上),温度极低,云中的水滴直接凝结成微小的冰晶
  • 形成幻日最关键的是冰晶的形状:扁平的六边形板状冰晶。想象一下微小的、扁平的、六边形的雪花或冰片。

冰晶的特定取向:水平漂浮

  • 这些板状冰晶在空气中下落时,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,它们倾向于水平漂浮,即最大面积的平面(六边形面)大致与地面平行。就像许多小盘子水平地飘在空中。

阳光的折射:创造光斑

  • 当太阳光(平行光)照射到这些水平漂浮的板状冰晶上时,会发生关键的光学现象:
    • 侧面入射,端面折射出射: 光线从冰晶的一个侧面(六边形的矩形面)射入,然后从冰晶的一个端面(六边形的一个角相邻的两个面)折射出来。
    • 特定的偏折角(22°): 冰晶作为六边形棱柱,对光线产生了类似棱镜的折射效应。由于冰晶的六边形结构和水晶的特定折射率,光线经过这种路径(侧面进,60°顶角的端面出)时,会被精确地偏折大约22°

幻日的形成位置

  • 因为冰晶是水平漂浮的,并且光线被偏折22°,所以只有当观察者看向与太阳同一水平高度,并且偏离太阳约22° 的方向时,才能接收到大量被冰晶折射过来的光线。
  • 由于冰晶是随机分布的,在太阳左右两侧大约22°的水平方向上,都会聚集大量满足这个折射角度的光线,从而形成两个异常明亮的光斑,这就是我们看到的“假太阳”或“幻日”。它们通常位于以太阳为中心、与太阳同高的22°晕圈上(如果这个晕圈可见的话)。

幻日的颜色特征

  • 和彩虹、日晕类似,冰晶对不同颜色(波长)的光折射率略有不同(色散效应)。因此,幻日靠近太阳的一侧(内侧)通常呈现红色(红光偏折角度最小),远离太阳的一侧(外侧)逐渐过渡为黄色、绿色,甚至蓝色。不过由于光强集中,颜色有时不如彩虹那么鲜艳和分明,常以亮白色为主,内侧带红黄色调。

其他相关现象

  • 22°日晕: 幻日常常出现在22°日晕的左右两侧。22°日晕本身也是由六边形柱状冰晶(取向更随机)的折射形成的完整光环。
  • 上/下切弧: 有时在22°晕圈的上方或下方还能看到明亮的弧形光斑,这通常是由取向不同的柱状冰晶或锥状冰晶形成的。

总结关键点:

  • 成因核心: 高空卷云/卷层云中的水平漂浮的六边形板状冰晶
  • 光学原理: 阳光在冰晶中发生特定路径(侧面进,60°顶角端面出)的折射
  • 偏折角度: 光线被偏折约22°
  • 出现位置: 在太阳左右两侧同一水平高度相距约22° 的天空中形成明亮光斑(幻日)。
  • 颜色来源: 冰晶折射导致的色散,内侧偏红,外侧偏蓝。

因此,“多日同辉”的幻日景象,是阳光、特定形状和取向的冰晶、以及观察者位置三者完美配合下产生的壮丽大气光学现象。它不需要神力,只需要符合物理定律的大气条件。下次看到时,不妨仔细观察它的位置、颜色以及与日晕的关系,就能理解这神奇天空画作的“科学画笔”是如何运作的了。观测时切记绝对不要用肉眼直视太阳,以免灼伤视网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