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全球七鳃鳗主要分布区域的地图式描述:
核心分布区:北半球温带水域
北大西洋沿岸及河流系统:
- 欧洲:
- 西欧: 挪威、瑞典、芬兰、丹麦、德国、荷兰、比利时、法国、英国、爱尔兰的沿海河流。
- 南欧: 葡萄牙、西班牙北部、意大利北部(如波河)的河流。
- 东欧: 波罗的海国家(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)、波兰、俄罗斯西北部(包括流入白海、巴伦支海的河流)。
- 北美东岸:
- 加拿大东部沿海省份(纽芬兰与拉布拉多、新斯科舍、新不伦瑞克、魁北克)和美国东北部(新英格兰地区,如康涅狄格河、哈德逊河;五大湖流域,历史上非常丰富,后因运河开通和海七鳃鳗入侵导致原生湖七鳃鳗数量锐减)。
- 向南可延伸至美国东南部(如佛罗里达州北部的一些河流),但种类和数量减少。
北太平洋沿岸及河流系统:
- 北美西岸:
- 阿拉斯加南部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、美国华盛顿州、俄勒冈州、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沿海河流。这是太平洋七鳃鳗(Entosphenus tridentatus)等物种的主要分布区。
- 亚洲东岸:
- 俄罗斯远东地区: 堪察加半岛、萨哈林岛(库页岛)、千岛群岛、鄂霍次克海沿岸河流(如阿穆尔河/黑龙江下游)。
- 日本: 北海道、本州北部及中部沿海河流(如日本七鳃鳗 Lethenteron camtschaticum)。
- 朝鲜半岛: 北部靠近中朝俄边境的河流可能有分布。
- 中国: 东北地区是主要分布区:
- 黑龙江水系: 干流及主要支流(松花江、乌苏里江等)。
- 鸭绿江水系: 干流及支流。
- 图们江水系: 干流及支流。
- 辽河水系上游: 部分支流可能有分布(如东辽河源头)。
- 其他地区: 在内蒙古东部(呼伦贝尔)、新疆北部(额尔齐斯河)的极少数河流有零星记录。中国南方没有自然分布的七鳃鳗种群。
其他重要分布区
内陆淡水系统(部分种类终生淡水生活):
- 北美五大湖流域: 这里情况特殊:
- 原生物种: 曾经有丰富的非寄生性淡水七鳃鳗(如银七鳃鳗 Ichthyomyzon unicuspis)。
- 入侵物种: 海七鳃鳗(Petromyzon marinus)通过运河系统入侵五大湖,对湖鳟等经济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,成为著名的生态灾难案例。海七鳃鳗在五大湖中适应了淡水生活并大量繁殖。
- 其他内陆河流: 在北美和欧洲的一些不直接入海但适合其生活史的大河或湖泊中,也存在终生淡水生活的七鳃鳗种类。
地中海部分地区:
- 在意大利、法国南部、希腊等地的一些河流中有少量分布,但种类和范围远不如北大西洋丰富。
分布特点总结
- 纬度特征: 主要分布在北纬30° - 65°之间的温带、寒温带地区。
- 栖息地关联: 高度依赖清洁、水质好、砾石底质的河流进行繁殖和幼体发育(沙隐虫期)。洄游种类需要河流与海洋连通(无大坝阻隔)。
- 海洋分布: 成年洄游性七鳃鳗主要活动在靠近大陆架的近海区域,附着在鱼类身上寄生生活。
- 南半球缺失: 南半球没有自然分布的七鳃鳗(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南美、南非均无)。
- 物种多样性: 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七鳃鳗物种。全球现存约38种,北美西海岸、日本、欧洲、北美五大湖区域都是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的热点地区。中国东北主要分布的是日本七鳃鳗(Lethenteron camtschaticum)和东北七鳃鳗(L. morii)等。
栖息地特征
- 繁殖场: 清澈、流速适中、砾石/沙砾底质、溶解氧充足的河流上游或溪流。亲鱼在此筑巢产卵后死亡。
- 幼体(沙隐虫)栖息地: 水流平缓、富含有机质的淤泥/沙质河床区域(通常在河流下游或河口)。沙隐虫滤食有机碎屑和微生物,在底泥中穴居生活数年(通常3-7年)。
- 成体栖息地(洄游种类): 海洋环境(近海大陆架),营寄生生活,吸附在鱼类体表吸食血液和体液。终生淡水种类则在大型湖泊或河流中完成整个生活史。
分布地图关键点图示(想象图)
- 北大西洋区域: 覆盖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至伊比利亚半岛北部,向西覆盖格陵兰岛南部、冰岛、北美东海岸从拉布拉多/纽芬兰向南至佛罗里达北部。
- 北太平洋区域: 覆盖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/鄂霍次克海沿岸向南经日本北海道/本州、朝鲜半岛北部,到中国东北(黑龙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流域);向东覆盖阿拉斯加南部、加拿大BC省、美国西海岸三州。
- 内陆淡水区域: 特别标注北美五大湖流域(原生物种和入侵的海七鳃鳗)。
- 地中海零星区域: 在意大利、法国南部、希腊等地标出小点。
- 南半球: 大片空白。
重要提示: 由于栖息地破坏(筑坝阻断洄游通道、污染)、过度捕捞等因素,许多地区的七鳃鳗种群数量正在下降,部分种类被列为濒危或易危。其分布范围可能比历史记录有所缩减。
希望这份详细的文字“地图”能帮助你清晰地了解七鳃鳗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!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某个区域的信息,可以进一步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