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份龙眼(桂圆)从播种到成熟的田间管理实用技术指南,涵盖了各个关键生长阶段的核心管理要点,力求实用、可操作。
核心目标: 培育健壮树体,实现早产、丰产、稳产、优质、高效。
适用前提:
- 品种选择: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、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(如石硖、储良、古山二号、福眼等)。
- 园地选择: 选择阳光充足、土层深厚(>1米)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、pH值5.5-6.5的微酸性土壤地块。避免在风口、低洼积水地建园。
- 种植密度: 根据品种、砧木、地形和管理水平确定。常用株行距:5m x 6m(22株/亩)、6m x 6m(18株/亩)或计划密植(前期密后期疏)。
一、 播种育苗阶段 (种子繁殖主要用于培育砧木)
种子采集与处理:
- 选种: 选用充分成熟、饱满、无病虫害的果实,取出种子。
- 清洗: 洗去果肉和粘液,防止发霉。
- 催芽 (可选): 用湿沙层积或温水浸泡(40-45℃)24小时,提高发芽率。关键: 种子极易失水丧失活力,需随采随播或保湿贮藏。
苗圃准备:
- 整地: 深翻晒垡,精细整地,施足腐熟有机肥(如农家肥、堆肥)作基肥(3-5吨/亩)。
- 作畦: 做高畦(宽1-1.2m,高20-30cm),沟宽40cm,利于排水。
播种:
- 时间: 春季(2-4月)气温稳定回升时。
- 方法: 点播或条播。株行距约10cm x 20cm。播种深度约1-2cm(种子直径1-2倍),覆土后轻压,盖薄层稻草或遮阳网保湿。
苗期管理:
- 水分: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发芽前注意保湿,出苗后根据天气适量浇水。
- 遮荫: 幼苗期(尤其夏季)需适度遮荫(50-60%遮光率),防止烈日灼伤。
- 除草: 及时人工或化学除草,避免杂草争肥争水。
- 施肥: 幼苗长出3-4片真叶后,开始薄施勤施速效氮肥(如0.3-0.5%尿素液),每月1-2次,促进生长。后期可增施磷钾肥。
- 间苗与补苗: 保证合理密度,过密处间苗,缺苗处补苗。
- 病虫害防治: 重点防治地下害虫(地老虎、蛴螬)、根腐病、炭疽病等。保持苗床卫生,及时清除病弱苗。
(注:生产上常用嫁接苗或圈枝苗定植,实生苗主要作砧木用。以下管理以嫁接苗定植后开始。)
二、 幼树管理阶段 (定植后1-3年,目标:培养丰产树形骨架)
定植:
- 时间: 春梢萌发前(2-4月)或秋梢老熟后(9-10月,无霜冻地区)。
- 方法:
- 挖大穴(80cm x 80cm x 80cm)。
- 穴底施足基肥:腐熟有机肥(20-30kg/穴)+ 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(1-1.5kg/穴)+ 土壤混匀。
- 解除嫁接口薄膜,舒展根系,覆土压实(嫁接口露出地面)。
- 浇足定根水,树盘覆盖(稻草、地膜等)保湿。
- 立支柱防风。
水分管理:
- 定植后1个月内,如无雨需每3-5天浇水一次,确保成活。
- 成活后,保持土壤湿润,雨季注意排水防涝。干旱季节及时灌溉,特别是新梢抽发期。
施肥管理 (勤施薄施,促梢壮梢):
- 原则: “一梢两肥”,即新梢萌发前和新梢转绿期各施一次。
- 肥料: 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钾肥。前期可淋施稀薄腐熟粪水或0.5%尿素液;随着树冠扩大,开浅沟施入复合肥(如N:P:K=15:15:15,50-100g/株/次,逐年增加)。
- 秋梢期: 增施磷钾肥,促进枝条充实,提高越冬抗寒能力。冬季结合深翻扩穴施有机肥(10-15kg/株)。
土壤管理:
- 树盘覆盖: 保持树盘覆盖,保湿、保温、抑草、增肥。
- 中耕除草: 保持树盘无杂草,行间可人工除草或种植绿肥(如藿香蓟、柱花草),适时刈割覆盖树盘。
- 扩穴改土: 定植后1-2年开始,每年或隔年在树冠滴水线外缘挖深宽各40-50cm的条状或环状沟,分层埋入绿肥、杂草、有机肥、石灰(调酸)和适量磷肥,改良深层土壤。
整形修剪 (核心):
- 定干: 定植后苗高50-60cm处短截定干。
- 主枝培养: 主干上选留3-4个分布均匀、角度开张(45-60度)、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。
- 副主枝培养: 在主枝上间隔50-60cm选留2-3个副主枝。
- 修剪方法: 主要采用短截、疏剪、抹芽、摘心。
- 短截: 促发分枝,增加枝量。
- 疏剪: 去除过密枝、交叉枝、重叠枝、病虫枝、弱枝,保持通风透光。
- 抹芽/摘心: 及时抹除位置不当的萌芽;对过长的新梢进行摘心,促发分枝,加速树冠形成。
- 目标树形: 自然圆头形或疏散分层形,形成矮干(40-60cm)、多主枝、枝梢分布均匀、结构牢固的丰产树冠骨架。
病虫害防治:
- 重点防治尺蠖、卷叶蛾、金龟子、蚜虫、叶螨、炭疽病、藻斑病等。加强巡查,保护利用天敌,适时喷药(如菊酯类、阿维菌素、代森锰锌、甲基硫菌灵等)。
三、 初结果树管理阶段 (定植后4-6年,目标:促花保果,稳定树势)
施肥管理 (调整氮磷钾比例,促花壮果):
- 促梢肥: 春梢、夏梢萌发前施速效氮肥为主。
- 促花肥 (关键): 秋梢老熟后(约11-12月),以磷钾肥为主,配合适量氮肥和有机肥(开沟深施),促进花芽分化。可叶面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+0.1%硼砂。
- 壮花肥: 花穗抽出至开花前(约2-3月),以复合肥为主,补充开花所需养分。
- 壮果肥 (关键): 谢花后至幼果期(约5月),以钾肥为主,配合氮磷肥(如高钾复合肥),促进果实膨大,减少落果。
- 采果肥: 采果前后(约7-8月),重施有机肥+速效氮肥,恢复树势,促发健壮秋梢(次年结果母枝)。
水分管理:
- 花芽分化期: 适当控水,保持土壤适度干旱,有利于花芽形成(但不可过度干旱导致落叶)。
- 花期: 保持土壤湿润,忌积水。花期遇旱需灌水,遇雨需排水。
- 果实膨大期: 需水量大,保证水分充足均匀供应,防止裂果或落果。采前15-20天适度控水,提高品质。
整形修剪:
- 冬季修剪: 疏除过密枝、交叉枝、病虫枝、弱枝、徒长枝;短截部分结果母枝,促发健壮春梢;回缩衰弱枝组,更新复壮。
- 夏季修剪 (关键):
- 疏花穗: 花穗过多时,在花穗长10-15cm时疏除弱穗、病穗、过密穗,保留健壮、分布均匀的花穗。一般疏去总花穗量的30-50%。
- 疏果: 生理落果结束后(约黄豆大小时),疏除小果、畸形果、病虫果、过密果,使果粒分布均匀。每穗留果量根据品种、树势而定(如石硖留60-80粒,储良40-60粒)。
- 抹芽控梢: 及时抹除主干、主枝上萌发的不定芽;对夏梢进行摘心或抹除,减少养分消耗,利于保果。
促花保果措施:
- 环割/环剥 (慎用): 对生长过旺、难成花的树,在秋梢老熟后(11-12月)或春梢老熟后(4-5月),在主干或主枝上进行(宽度0.2-0.4cm,深达木质部),暂时阻断养分下运,促进成花。注意: 弱树、病树不宜,操作后需加强肥水管理。
- 药物保果: 在谢花后和幼果期,喷施赤霉素(GA3,10-20ppm)、细胞分裂素(如6-BA)或芸苔素内酯等,配合叶面肥(磷酸二氢钾、硼、锌),减少生理落果。
- 放蜂授粉: 花期果园放蜂,提高授粉率。
病虫害防治 (重点加强花果期):
- 主要病害: 霜疫霉病(花期、幼果期、成熟期高发)、炭疽病、藻斑病、鬼帚病(病毒病)。
- 主要虫害: 蒂蛀虫(蛀食果实,危害极大)、蝽象(吸食幼果汁液)、尺蠖、卷叶蛾、天牛、介壳虫、叶螨等。
- 防治策略:
- 清园: 冬季彻底清园,剪除病虫枝、枯枝落叶,集中烧毁,喷施石硫合剂等。
- 预测预报: 关注蒂蛀虫、霜疫霉病等发生规律,抓住关键防治期(如蒂蛀虫成虫羽化高峰期、谢花后、幼果期、果实膨大期、转色期;霜疫霉病在花前、谢花后、幼果期、雨季前)。
- 科学用药: 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轮换使用,注意安全间隔期。防治蒂蛀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;防治霜疫霉病可用代森锰锌、甲霜灵锰锌、烯酰吗啉、嘧菌酯等;防治蝽象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等。
- 物理生物防治: 悬挂黄板、杀虫灯诱杀害虫;保护利用天敌。
四、 盛果树管理阶段 (定植后7年以上,目标:维持丰产稳产,延长经济寿命)
施肥管理 (按需施肥,重视有机肥):
- 采后肥: 重中之重。采果后7-15天内施入,以速效氮肥+有机肥为主(占全年40-50%),促发健壮秋梢(次年结果母枝)。
- 花前肥: 以磷钾肥为主,配合氮肥。
- 壮果肥: 以钾肥为主,配合氮磷肥。
- 根外追肥: 各关键生育期(新梢期、花期、幼果期、膨大期)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补充(磷酸二氢钾、硼、锌、镁、氨基酸等)。
- 重视有机肥: 每年或隔年结合深翻扩穴施入大量腐熟有机肥(20-50kg/株),改良土壤,提高肥力。
水分管理:
- 同初结果树,重点保障花芽分化适度控水、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充足供水、采前适度控水。
修剪管理 (精细修剪,维持树势):
- 冬季修剪: 重点回缩衰弱枝组、结果母枝;疏除过密枝、交叉枝、病虫枝、枯枝、下垂枝;短截部分徒长枝、衰弱枝,促发新梢。保持树冠通风透光,控制树高和冠幅。
- 夏季修剪: 继续做好疏花穗、疏果工作;及时抹除无用萌蘖;对过旺夏梢进行控制(摘心或短截)。
花果管理:
- 控梢促花: 对生长过旺树,继续采用环割(剥)、药物调控(如多效唑)结合控水等措施促花。
- 保花保果: 同初结果树,加强药物保果和病虫害防治。
- 疏花疏果: 是保证果实大小均匀、品质优良、克服大小年的关键措施,必须严格执行。
病虫害综合防治:
- 建立更完善的预测预报体系。
- 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方针,优先采用农业防治(清园、修剪、增强树势)、物理防治(灯诱、色板)、生物防治(天敌、生物农药)。
- 化学防治抓准关键时期(清园、花前、谢花后、幼果期、膨大期、转色期),选用对口、高效、低毒农药,注意轮换和混用。
土壤管理:
- 继续行间生草或种植绿肥(定期刈割覆盖)。
- 定期深翻扩穴(在树冠滴水线外缘),增施有机肥改良深层土壤。
-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,针对性补充中微量元素。
五、 成熟与采收
成熟判断:
- 外观: 果皮由青褐色转黄褐色或灰褐色,表面变平滑,龟裂纹明显。
- 口感: 果肉变透明,由硬变软,汁多味甜,香气浓郁。
- 可溶性固形物: 达到品种固有标准(通常>18%)。
采收技术:
- 时间: 晴天早晨或傍晚,避免中午高温、雨天或雨后立即采收。
- 方法:
- 整穗采收:用采果剪(或枝剪)在果穗基部3-6cm处(带1-2片复叶)剪断,轻拿轻放。
- 避免损伤:防止指甲伤、擦伤、压伤。果穗留叶柄,减少机械损伤和病菌侵入。
- 分级:田间初步剔除病虫果、裂果、畸形果、小果。
- 容器: 使用内壁光滑、通风透气的容器(如塑料筐),避免堆放过高。
六、 全年关键管理节点与注意事项总结
时期
物候期
核心管理任务
关键措施与注意事项
12月-次年2月
花芽分化期/休眠期
促花芽分化、清园、冬剪、施基肥
控水(适度干旱)、施磷钾促花肥、重施有机肥基肥、彻底清园、喷石硫合剂、冬季整形修剪
3月-4月
春梢/抽穗/开花期
促春梢健壮、壮花、保花、病虫害防治
施壮花肥(复合肥)、防治霜疫霉病(花前)、炭疽病、蝽象、金龟子;花期遇雨摇花防沤花;放蜂
5月-6月
幼果期/夏梢抽发期
保果、疏果、控夏梢、病虫害防治、壮果
喷药保果(GA3等)、及时疏果、抹除/控制夏梢、施壮果肥(高钾)、重点防治蒂蛀虫(幼果期)、霜疫霉病、炭疽病、蝽象
7月-8月
果实膨大期/成熟期
促果实膨大、防裂果、防日灼、病虫害防治、采前准备、采后恢复
保证水分均匀供应(防旱防涝)、喷钙肥防裂、套袋防虫防日灼(可选)、重点防治蒂蛀虫(膨大期、转色期)、采前控水、适时采收、采后重施采果肥(速效氮+有机肥)促秋梢
9月-11月
秋梢抽发/老熟期
培养健壮结果母枝(秋梢)、病虫害防治、促梢老熟、促花芽分化准备
施促梢肥(采后肥)、保护秋梢(防虫防病)、施促花肥(磷钾为主)、喷叶面肥促老熟、适度控水促花芽分化、防治越冬害虫
通用注意事项:
因地制宜: 所有技术措施需根据当地气候、土壤、品种、树龄、树势灵活调整。
观察树势: 密切观察叶片颜色、新梢生长情况判断树体营养状况,指导施肥。
水分管理: 龙眼既怕旱又怕涝,尤其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对水分敏感,需精细调控。
病虫害预防: 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,清园是基础,抓住关键防治期,科学用药。
修剪核心: 通风透光,平衡树势,培养健壮结果母枝(秋梢),疏花疏果是保证品质和克服大小年的关键。
重视有机肥: 长期施用有机肥是维持土壤健康、提高果实品质的根本。
记录与总结: 做好农事记录(施肥、喷药、修剪、天气、产量、品质等),便于分析和改进。
这份指南提供了龙眼从播种(育苗)到成熟采收的全过程实用管理技术框架。要获得最佳效果,务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不断学习更新的技术知识进行实践和调整。祝你龙眼种植成功,丰产丰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