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中国葬花网
详情描述
香菜从何而来?原产地、品种分类及全球种植分布科普

我们来详细科普一下香菜(芫荽)的起源、品种分类及全球种植分布:

一、 香菜的起源与原产地 学名: Coriandrum sativum L.。 起源地: 香菜(芫荽)的原产地广泛认为是在地中海东部地区,具体范围包括:
  • 南欧(希腊、意大利南部等)
  • 北非(埃及)
  • 西亚(黎凡特地区、小亚细亚/安纳托利亚)
历史证据:
  • 考古学: 在以色列的史前洞穴遗址(约公元前6000年)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香菜的种子。
  • 文献记载:
    • 古埃及:香菜种子被发现于图坦卡蒙的陵墓(约公元前1323年),并在纸莎草文献中被提及用作药用和调味。它可能由古希腊人或罗马人引入埃及。
    • 古希腊:希波克拉底(公元前5-4世纪)等医学家将其用于医药。
    • 古罗马:老普林尼(公元1世纪)在《自然史》中详细描述了香菜(他称之为 Coriandrum),并提到其叶子和种子都有用途。罗马人将其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,尤其是作为肉类防腐剂和调味料。
    • 古印度:在古老的梵文文献和吠陀经中就有关于芫荽(梵文名:Dhanyaka)的记载,表明它很早就通过贸易路线传入印度次大陆。
    • 古代中国:香菜最迟在西汉时期(公元前206年 - 公元8年)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。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物种,芫荽(当时称为“胡荽”)被认为是其中之一。它在中国迅速被接受,成为重要的香辛蔬菜和药材。
名称由来:
  • 中文“芫荽”:据说源于波斯语或粟特语的音译。因其有特殊香气,也被称为“香菜”。
  • 英文“Coriandrum”:源自拉丁语,而拉丁语又借自古希腊语“κορίαννον”。这个名字被认为与希腊语“κόρις”有关,意为“臭虫”,因为未成熟的植物、叶子或压碎的种子在有些人闻起来有类似臭虫的异味(主要与醛类化合物有关,成熟后或干燥后气味会变得宜人)。
  • 英文“Cilantro”:这个名称在美国、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特指香菜的叶子,源于西班牙语“cilantro”,而西班牙语又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。

结论: 香菜(芫荽)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栽培植物,其原产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地区(南欧、北非、西亚)。它在人类文明早期(古埃及、古希腊、古罗马、古印度)就被广泛使用,并沿着贸易路线(如丝绸之路)传播到世界各地,包括中国。

二、 品种分类

香菜(Coriandrum sativum)是伞形科芫荽属下的单一栽培种。也就是说,我们食用的香菜(叶用)和芫荽籽(籽用)都来自同一个物种 Coriandrum sativum

虽然它是一个物种,但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过程中,发展出了不同的栽培品种类型,主要根据人们的利用目的(侧重叶子还是种子)以及一些形态特征进行区分:

根据主要利用部位分类:

  • 叶用型: 主要培育目标是获得高产、鲜嫩、风味浓郁(或特定风味)、抽薹晚的叶子。这类品种通常叶片较大、较繁茂,但结籽较少或籽粒较小。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鲜食香菜品种。
  • 籽用型: 主要培育目标是获得高产、籽粒饱满、精油含量高(香气浓郁)的种子。这类品种可能叶片相对较小,但花茎粗壮,结籽量大。籽粒主要用于香料(整粒或研磨粉)、提取精油(用于食品、化妆品、制药)或榨油。
  • 兼用型: 叶子和种子都可以利用,但通常不如专用型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。

根据叶片形态分类:

  • 卷叶(皱叶)型: 叶片边缘有深裂或皱褶,叶片较厚,颜色通常更深绿(有时带紫色调),叶柄可能也呈紫色。这种类型被认为风味更浓郁、更“香菜味”,耐寒性可能稍强。在欧美市场更常见。
  • 平叶(光叶)型: 叶片相对平坦,裂片较宽,边缘锯齿较浅或不明显,颜色通常为鲜绿色。这种类型在亚洲(包括中国)、拉丁美洲更常见。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欧芹,但其独特的气味是明显的区别。风味相对卷叶型可能更温和一些。

其他选育方向:

  • 抽薹时间: 叶用品种非常注重晚抽薹特性。抽薹(开花)后叶子会变老、风味变差。选育抽薹晚的品种可以延长鲜叶的采收期。
  • 抗病性: 针对常见的真菌病害(如白粉病、叶斑病等)进行抗性选育。
  • 耐热/耐寒性: 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种植。
  • 特定风味: 选育醛类化合物含量较低(对觉得有肥皂味的人更友好)或特定香气成分含量高的品种。

常见的商业品种举例:

  • 叶用型 (卷叶): ‘Santo’, ‘Leisure’, ‘Jantar’, ‘Calypso’, ‘Marino’
  • 叶用型 (平叶): 亚洲广泛种植的地方品种通常属于此类,如中国常见的本地芫荽品种。
  • 籽用型: ‘Morocco’, ‘India (Sugandha)’, ‘Vedetta’, ‘CS-6’ (印度选育的高产品种)
  • 兼用型: 一些地方品种可能属于此类。

结论: 虽然只有一个物种 (Coriandrum sativum),但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和形态特征(主要是叶片),选育出了众多的栽培品种,主要分为叶用型(卷叶/平叶)、籽用型和兼用型。

三、 全球种植分布

香菜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植物,喜欢凉爽温和的气候(15-25°C最佳),但在不同气候带通过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也能种植。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香辛蔬菜和香料作物。

亚洲 (主导地位):

  • 印度: 全球最大的香菜生产国,无论是叶子还是种子的产量都遥遥领先。主要种植在拉贾斯坦邦、马德亚邦、古吉拉特邦、北方邦、泰米尔纳德邦等地。印度也是最大的芫荽籽出口国。
  • 中国: 全球第二大生产国。全国各地均有种植,尤其在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西北地区更为普遍。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甘肃、新疆等地是重要产区。中国主要消费鲜叶,籽也有生产(用于香料和中药)。
  • 泰国、越南: 东南亚国家香菜消费量巨大,广泛种植,是日常烹饪不可或缺的香草。
  • 中东各国: 原产地之一,在伊朗、土耳其、埃及、摩洛哥等地广泛种植,叶子(当地常称为 kosbor 或类似发音)和籽都是重要的调味料。

美洲:

  • 墨西哥: 美洲最大的香菜生产国和消费国,是其饮食文化(如莎莎酱、塔可、汤)的核心元素。全年生产,尤其在加利福尼亚半岛、锡那罗亚州、皮埃拉斯州等地。
  • 美国: 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、亚利桑那州、德克萨斯州、佛罗里达州等气候温和或利用设施农业的地区种植。消费量巨大,尤其受拉丁裔社区影响。
  • 加拿大: 主要在夏季于安大略省、魁北克省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地种植,温室种植可延长供应期。
  • 中美洲和南美洲: 秘鲁、哥斯达黎加、巴西、哥伦比亚、阿根廷等国均有相当规模的种植,是当地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欧洲:

  • 俄罗斯、乌克兰: 东欧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,尤其用于籽的生产。
  • 地中海国家: 西班牙、意大利、葡萄牙、希腊、法国南部等原产地及周边国家持续种植,叶子(Cilantro)和籽都用于本地消费。
  • 荷兰、比利时: 利用先进的温室技术进行全年生产,供应欧洲市场。
  • 其他: 德国、英国、波兰、罗马尼亚等也有种植。

非洲:

  • 北非: 摩洛哥、埃及(原产地之一)、突尼斯等国种植历史悠久,是重要的香料(籽)和调味蔬菜(叶)来源。
  • 东非和南非: 肯尼亚、南非等国也有商业种植,供应本地市场和出口。

大洋洲:

  • 澳大利亚: 在昆士兰州、新南威尔士州、维多利亚州、西澳大利亚州等地均有商业种植,满足国内多元文化需求。

总结全球分布特点:

  • 生产中心: 亚洲(尤其印度、中国) 是全球最大的产区,美洲(尤其墨西哥、美国) 是另一个重要产区。
  • 用途差异:
    • 亚洲、拉丁美洲和中东鲜叶是极其重要的日常蔬菜/香草,消费量巨大。
    • 芫荽籽作为香料则在全球范围内使用,印度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。
  • 全年供应: 通过在不同纬度、不同气候带种植以及利用温室技术,全球市场基本可以实现香菜的全年供应。
  • 文化融入: 香菜已深度融入亚洲、拉丁美洲、中东、地中海、北美等多种饮食文化中,成为全球化的风味符号之一。

总结来说,香菜(芫荽)起源于地中海东部,历经数千年传播,现已遍布全球。它作为单一物种拥有多样化的栽培品种,主要分为叶用和籽用类型,并依据叶片形态有卷叶和平叶之分。其种植分布以亚洲(印度、中国)和美洲(墨西哥、美国)为核心,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洲的菜园和农田中,是全球厨房不可或缺的味道。